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是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建校时为适应贵州省材料产业发展和需求而设置的二级学院。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职称1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51%;具有博士学位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69.7%;贵州省“百”层次高层次创新型人才1人,在校学生1001人。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焊接技术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2016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增列为省级重点学科。与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研究院所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实习就业提供保障。
学院拥有1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航空轻金属材料及焊接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有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特种功能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人才基地——贵州省绿色过程工业技术人才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轻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三年来,承担各项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学院正主动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服务贵州经济转型升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分析、表达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材料设计、材料制备以及材料成形等领域从事科研、生产及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物理化学、工程制图、电工学、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金属材料学、现代材料制备技术、材料力学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与技术、材料腐蚀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形技术、材料加工设备及自动化、材料生产管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类材料生产加工企业、机械制造业、航空工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海关以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和科研院所等从事产品设计、工艺开发、质量检测、生产运行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化学电容器、太阳能光伏等行业,服务贵州,辐射全国,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沟通和组织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制备技术、现代材料的分析测试方法、电化学原理、化学电源工艺,储能材料与技术,先进电池材料、薄膜物理与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焊接技术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沟通和组织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本专业的人才需要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解决焊接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电力电器等领域从事焊接技术与工程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焊接导论、金属学及热处理、熔焊原理、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学、材料的焊接性、焊接技术专业英语、焊接缺陷分析与对策、焊接质量检测与评价、钎焊原理及工艺、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激光焊接与激光熔覆技术、现代焊接技术、焊接专题实验、焊接综合训练、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面向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压力容器、铁路建设、核电水电火电、工程机械、石油化工、以及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方案设计与开发、自动焊接、半自动焊接技术操作与施工、工艺规程制定、产品质量检验以及现场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