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北京林业大学范莉教授应邀莅临大学外语教学部开展题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循课堂教学之径,寻学术研究之林”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第一教研室主任冯建平老师主持,周丽主任出席讲座并致欢迎辞。大外部全体教师参与聆听。
范莉教授从研究背景,行动研究,教研联动和研究结语四个方面展开讲解。范莉教授首先提出,在我国明确提出“一带一路”、“走出去”、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大背景下,建立服务于应用的大学外语教学理念更具迫切性,关于外语的教学和科研,应该符合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的需求。通过介绍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的历史发展、定义特性、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范莉教授强调行动研究是实现“课堂教学研究化,学术研究课堂化”的有效途径。行动研究应当注重自下而上,因材施教;基于课堂,高于课堂;教师参与,团队合作;批判反思,纠偏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证研究,方法灵活。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范莉教授还针对引介与独创研究需着力之处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比如要加强国外引介,更新现时文献;介绍跨学科研究,推动理论发展;完善引介法师,指引研究方法;激励研究力量,提高重视程度;构建研究理论,创新研究视野;拓展研究课题,服务时代需求;丰富研究对象,突出课程特点;更新研究方法,着力方法训练;细化研究过程,聚焦动态调整;建立研究团队,树立研究规模;具化研究成果,提升研究意义。
最后,范莉教授提出应当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大学外语教学理念框架,通过主题依托模式,采用“沉浸式”的学习方法,将学习语言与学习内容有机融合。讲座之后范莉教授与众多青年教师开展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共同探讨了团队合作和学习专家对论文提出的修改意见的重要性。最终,本次学术活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附:
范莉教授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系访问学者;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学位点二级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负责人;《外国语》《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等CSSCI学术期刊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近5年内,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项,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全额资助。在2013-2017年中,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Lingua,LanguageinSociety,《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教学》、《华文教学与研究》等SSCI和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论文1篇,一般期刊与论文集论文2篇,在香港、上海等地举行的国际会议论文4篇。荣获北京林业大学第五届、第六届优秀青年学术论文一等奖(2017、2018)、北京林业大学青年科技奖(2013)等。曾获美国语言学会(LSA)JamesMcCawley奖学金(JamesMcCawleyFellowship)(2003)、韩素音青年翻译优秀奖(1996)。
主要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语言习得、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