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
通知公告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时间:[2022-10-24] 来源:
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香莲/文、张建军/图)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2年10月2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1125会议室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专题学习研讨,学院领导班子、教授、博士、教研室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结合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
会上,全体教师在收看收听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基础上,再次集中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会议认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气势磅礴,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昂首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与会人员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分别就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学习心得及如何贯彻学习好、宣讲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谈认识、讲体会、亮态度。
学院执行院长张国安指出,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去学,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投入时间精力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寻找研究方面,争取在明年国家社会基金立项上取得突破。 党总支书记孟兰在会议总结时要求,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研究者,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院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一是要原汁原味地学,全面准确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报告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二是要学习好、宣讲好、研究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下一步还要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专题研讨会;三是要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部分教师学习体会 杨立杰老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政课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大学生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增强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使铸魂育人工作落地落实。同时,要重视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以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等活动为抓手,指导大学生深入一线体悟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问题挑战等,了解基层、了解群众、了解国情,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坚定理想信念,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坚定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安治民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风貌。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新思想、新阐述、新观点、新总结,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研学宣讲理论创新上下功夫。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践履好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担当。对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谆谆教导,注重苦练内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自身的成长规划中。新时代标明新方位,新征程提出新任务。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不负时代、不负众望,不断书写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崭新篇章。 王香莲老师: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作出了战略部署,宣告了我们党将持之以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立场,标志着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开始,预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一往无前,给全党以信仰感召、方向指引和进取力量,让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刻领会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推进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立足于本职工作,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水平与素养,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璋老师:作为思政课教师,对于二十大报告的一些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不仅自身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研究,更要及时地将其传授给学生。比如,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是对“共同富裕”理论的延续和完善。需要我们将其及时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向学生讲清楚为何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讲明白从制度建设层面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增强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缩小财富分配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深远意义。既让学生深入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引导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观点,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责任使命。 郭勤艺老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方向,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我们思政教学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的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等都是我们思政课最好的教育教学素材。我们要以勤奋努力的态度,不怕苦累的精神,敢于创新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流程,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孙瑞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要认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将大会精神带入思政课堂,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蓝文思老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近年来,我回到贵州做调研,一直比较关注乡村振兴主题。首先,我借着和建规学院合作的《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规划》项目对锦屏县进行文化振兴的调查,发现当地政府和民众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文化旅游的热潮,纳入“节日+文化”“节日+旅游”“节日+研学”新的形式,举办了青山界四十八花衣苗寨歌会,使得锦屏民族文化得到了极大地创新和发展。其次,我考察了贵安的文旅融合情况:贵安还将“旅游+大数据”“旅游+大工业”“旅游+大教育”“旅游+大健康”作为旅游开发定位,着力打造自然景观文化、田园文化、遗址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形成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大旅游格局。再次,我探究了晴隆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情况:晴隆县展开“旅游强县”战略,以“24道拐”这一世界名片为龙头,同时挖掘和打造以“阿妹戚托”为代表的民族原生态文化,举办各民族山歌同台比赛,推动旅游文化化、文化旅游化、文化旅游市场化。通过以上实地调研,我发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能更好地使得贵州各地乡村的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互促发展。既保护和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又获得了经济资本。因此,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可以更加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重视民俗文化重新建构,构建中华民族共享符号,增强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实施。 林乐兴老师: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政课教师,这是一次很好的把书本上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机会,因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也鲜活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真理的力量。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人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但必须要和具体时空下的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中国的具体国情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人们必须以联系的眼光来看问题。众所周知,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严密有机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中就是要从这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实现现代化:经济上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政治上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上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社会民生方面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生态文明方面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曾凯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研究好、宣讲好、贯彻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过硬的科研成果、过硬的育人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要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学生,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青年学生工作的热心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刘敏芳老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理论创新达到历史又一高度,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伟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是要认真学习领会这“六个坚持”,深刻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领会其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人民至上是根本价值导向,自信自立是内在精神特质,守正创新是鲜明理论品格,问题导向是不竭源头活水,系统观念是基本工作方法,胸怀天下是大视野大格局。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要站在教育教学为人民服务的立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握学生思想状态,发掘学生内在潜力,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不断积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智慧,做好青年大学生朋友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程涛老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我们高校教师“讲活”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和丰富的资源,指明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强化思政育人,帮助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中、从党的百年辉煌成就里汲取伟大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国家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而不懈努力。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党武镇博士路 邮编:550003 电话:0851-8220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