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 张梦 报道)为有效提高全院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理论涵养,着力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推动师生学术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不断营造和构建积极向上的学术研究氛围,理学院特推出“致知讲坛”系列学术活动。并邀请副院长李智玲博士作为首场讲座“嘉宾”,向全院教职工做了一场题为“高校通识教育”的学术报告。
“致知讲坛”取名为“致知”,语出《礼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的“格物致知”,取其意即“研究事物本质,从而获得知识”。只有先格物,才能致知,也只有致知,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二字,也和理学院的主要学科之一的“物理”之“物”相意合。同时,学院认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养成终身学习、不断求知的学术研究习惯,形成获取知识的能力。“致知讲坛”的举办,其目的还在于有效搭建一个教师间学术研究成果和学习成果分享互动的平台,通过外出学习交流而获得新知的老师,也可以通过讲坛向大家汇报学习成果,从而有效促进全院教职工齐头并进、互通有无、相倚为强。
通过“致知讲坛”帮助教职工了解和获取前沿的学术知识、教育理念,从而汲取更好的知识营养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是“致知讲坛”举办的第一初衷,学院对“致知讲坛”学术活动的期望与愿景则是希望经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能在讲坛的发展过程中,逐渐邀请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学生直接参与,不断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与参与度。同时,讲坛也将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来校传经送宝,分享他们的相关专业知识与理念,积微成著,把“致知讲坛”打造成一个使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师生受益的学术文化品牌。
9月8日中午1:30,“致知讲坛”的首场学术报告----李智玲博士的“高校通识教育”主题讲座在理学院八楼会议室举行,全院教职工到场聆听。
在报告中,李智玲博士分享了其今年赴上海参加“‘我们的通识教育’第一届通识教育国际研讨会”后的学习成果。她在报告中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性偏重现象,只注重于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一些量化标准考核,比如成绩等。但这样的教育往往抹杀了学生的独特品性、个性、能力、知识多样性以及实践能力,而通识教育则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学习,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李智玲博士引用了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的话“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来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她指出通识教育也必将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需要引起全院教职工的高度关注。在讲座中,李院长还传达了一些我们学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本次报告会为理学院“致知讲坛”系列学术活动的首场学术报告,希望随着讲坛的继续开展,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致知讲坛”能为广大师生带来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丰盛的学术盛宴,不断为师生们提供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新的学术知识的源头活水,帮助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师生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