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至今贵州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举办已举办四届,在学校各部门的支持下,理学院每年认真组织选派学生参加,迄今共获得省赛一等奖5队次、二等奖3队次、三等奖11队次,两名同学分别获得过全省最佳反方(全省第一名),最佳评论方(全省第二名),十余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在省内二十余支高校中名列前茅。2022年12月,理学院成功承办了贵州省第四届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取得参赛高校和参赛队伍的一致好评。现将竞赛工作总结如下:
一、 自上而下高度重视
我校历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接到竞赛通知后,理学院指派专人负责,并上报双创中心,第一时间组织校赛选拔队员,积极组织老师进行竞赛指导,在整个竞赛流程中得到了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是取得成绩的基础。
二、 精心组织有计划指导
学院组织校赛选拔队员,启用专用的开放实验室给参赛队员,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由组队动手实验,并定期组织物理教研室的老师对学生进行集中的点评答疑,省赛前组织不少于两轮的模拟赛,对参赛作品反复打磨。在指导过程中学生和老师经常对其中的物理问题进行激烈的探讨,通过交流迸发出一些新颖的想法和思想。
三、 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借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的模式创办,其独特的竞赛模式不仅需要学生对物理问题有较强的动手实验能力,还需要其具备较强的文献查阅、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较强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在组织学生模拟比赛时针对每个同学的特点进行组队,做到团队优势互补,做到正、反、评三方无短板。
四、 比赛中的不足
我校无物理专业的学生,在理论方便有所欠缺,学生虽动手能力较强,但在分析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方面深度不够,教研室老师课程任务较重专业也有所不同,对学生理论深度指导有困难。全国西南大赛的报名费较高,学院经费有限,对于西南地区赛的参与度不够。
通过四届大学物理竞赛,学生和老师都收获颇多,参赛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知识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老师也从指导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新颖的案例用于课堂,学院老师通过组织2022年第四届竞赛也第一次体会到了举办赛事的艰辛和收获,为学院以后举办赛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积极的参加各类赛事,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一审 |张 梦
二审 |张世功
三审 |黄念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