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延安精神 牢记奋斗使命
图书馆 李幸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现代诗人贺敬之描绘了这样一个无比亲切的延安。
延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毛泽东说,“长征后,我党像小孩子生了一场大病一样,是陕北的小米,延河的水滋养我们恢复了元气”,延安的每一个山头、每一处村庄都飘扬过红色的旗帜,陕北的每一块土地、每一位乡亲都哺育过党的儿女。战火硝烟中的延安,为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保存了革命火种;忙碌生产中的延安,为人民带来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延安,党中央领导人民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业绩: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开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积累了党的建设伟大经验;培育形成了延安精神。
8月的黄土高原苍茫而炎热。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组织部的精心安排下,作为图书馆教工党支部书记的我有幸踏上了这片炙热的黄土地,开始了为期5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班学习。当我们用双眼去看、用双耳去听、用双手去触摸那定格于王家坪、枣园、杨家岭、抗大等革命旧址的十三个春秋,一孔孔潮湿阴暗的窑洞、一张张斑驳昏黄的照片、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中浮现出一个闪耀着理想与信念、飘扬着共产主义旗帜、挥洒着豪情与汗水、向往着民主与自由的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革命队伍在这里得到发展、空前壮大;奔涌不息的延河水见证了军民大生产的热火朝天;“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学习氛围空前浓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工作、居住、劳动、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革命在这里走向成熟。
习近平总书记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在延安,在梁家河村,年少的习近平立下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信念,他带领村民们战胜各种挫折,忍受各种磨难,修水利,建沼气池,办识字夜校,发展生产,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描绘了伟大的中国梦。梁家河的数十年也许只是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却代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的梁家河村,山清水秀,繁花似锦,家家户户住上了舒适的新楼房,村里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新学校,一批批绿色企业相继落地、投产,梁家河人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一步步实现。
在此次行前,我曾思索过两个看似最简单、答案却最难以概括的问题:革命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什么?
革命是流血牺牲,是改天换地,是除旧立新。
中国共产党是旧中国的救亡者,是新中国的建立者,是新社会的建设者。
今天,我到了延安,瞻仰过革命先烈们留下的一个个足迹,聆听过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动人故事,抚摸过知青们滴下汗水的黄土地,行走过知青们上山下田的沙土地,经历过风急雨骤泥浆满地的艰难疾行,凝望过总书记年少时曾面对沉思的巍巍青山,感受过乡亲们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热烈与喜悦,我渐渐想明白了:革命不仅仅是流血牺牲新旧更迭,更是亿万中国人民沉甸甸地生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不仅仅是战斗者和建设者,更是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中流砥柱!
站在延安的土地上,我依然感受到半个多世纪前革命先烈们对民族自由与解放的渴望、与侵略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改天换地的勇气;我依然看到总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的初心、战胜各种挫折奋发图强的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情怀。这,就是我心中的延安精神,如宝塔般巍然耸立,如延河般泽被大地。
多年以前,先辈们来到延安,追寻民主与自由的空气。
今天,我们来到了延安,追寻到了初心与使命!党的历史教给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追求真理进步,人民群众教给我们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作为理工的年轻人,我们面临着建设西部一流高校、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开展理工新校区建设的历史重任。冲锋向前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党的嘱托,将延安精神带回到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学校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