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土木工程学院!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学院新闻>>学院新闻>>正文

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第一个微专业“智能建造微专业”正式启动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8日 13:57  作者:  文章点击量:

为积极学习贯彻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围绕理工科强化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推进传统工科专业的新工科改造,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第一个微专业——智能建造微专业正式启动。

据悉,微专业是指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使学习者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能够具备该方面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微专业着力于有效弥补大学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及培养周期过长问题,加强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培养衔接,提升专业培养与就业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一般具有高阶性、交叉性、挑战度。微专业可采用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每个微专业一般设置5-10门左右课程、10-20学分左右,学生完成课程学习、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微专业证书。

启动会现场。

启动会现场。

“智能建造微专业”依托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土木工程学院与中建科技贵州有限公司、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智诚建科设计有限公司、沃飞长空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聚力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的智能建造现代产业学院,强调人工智能、信息化、数字化等相关前沿知识与工程建设领域知识体系的融合,培养适应工程建设智能化和工业化协同发展新需求,掌握现代工程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应用于设计、施工、运维及管理的关键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交叉应用型专业人才。

首届“智能建造微专业”面向2021级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3个专业,招收了34名学生。按照新工科的“新”理念,推进传统工科专业的转型升级。在保持原有传统的课程体系不变动的基础上,将智能建造领域科技发展前沿成果相关的3类6门课程引入课堂,合计12学分。一是根据智能建造所需,增加《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课程。二是在CAD与BIM应用、工程测量、力学、工程设计课程基础上,增加《参数化结构设计方法与应用》《结构健康监测》课程。三是结合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专业应用,增加《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建筑机器人》《智慧测量技术》专创融合课程。

启动会现场。

启动会现场。

“智能建造微专业”将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进一步增强实践环节,以“做中学”的实践项目为主,通过生产环节融入教学,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现有教师、引进相关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等途径,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建设师资队伍。

“智能建造微专业”预期在开设后的两年内,完善课程体系与师资培养体系;四年内逐步完成教学方法与教学平台改革;开设后的第五年完成制度体系的改革,最终将相关专业按照新工科建设需求完成改造,将智能建造相关学科融入传统专业课程体系,力争建设成学校的特色专业。

启动会上,土木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智能建造微专业建设方案,勉励首届“智能建造微专业”班的全体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两位行业专家蒋廖、黄彦森分别和同学们分享了《AI2.0》《智慧韧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维体系建设》专题报告;教务处负责人表示,土木工程学院开启了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微专业的先河,为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探索传统工科专业的新工科改造迈出了第一步,希望土木工程学院不断积累培养经验和教学建设成果,祝愿同学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合影。

合影。

同学们纷纷表示,学好“智能建造微专业”课程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要心怀激情,拥抱变革,用智慧和智能点亮专业的未来。珍惜学习的机会,将所学先进理论知识融入实际工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建设人民满意的建筑,做人民满意的工程师。(文/图 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


来源:人民网

链接:http://gz.people.com.cn/n2/2023/1114/c358160-40640361.html



上一条:副校长安艳玲来我院作审核评估辅导报告 下一条:土木之星|土木工程学院成功召开学风建设大会暨第一届“土木之星”表彰大会

ICP备案号:黔ICP备13005433号  邮编:550003
日访问量:
月访问量:
总访问量:
2022 @Copyright 九州网页版,九州(中国)官方土木工程学院  |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蔡关路 1 号  |  联系电话:0851-88210623  |  招生联系电话:0851-88210623  |  邮箱:git@g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