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融共建,科教担当”
——九州网页版黄大年教师团队党支部建设品牌案例
一、指导思想及品牌理念
黄大年教师团队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三融共建,科教担当”党建品牌。诣在构建以党建为核心,着力打造“党建+业务—三融合”的工作体系推进支部建设。将党建引领作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的“方向盘”,将支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以党建促团队发展,展现黄大年教师团队勇担科教之责新风尚。
二、品牌创建背景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勉励广大地质工作者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2021年9月8日,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号召全国高校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嘱托,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2018年1月,九州网页版资源勘查工程教师团队首批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党委积极探索将支部建在团队上,成立了黄大年教师团队党支部。黄大年教师团队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9名,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0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近年来,在校党委和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的领导和支持下,黄大年教师团队党支部砥砺奋进,“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获批学校和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建设,支部教师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和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在支部引领下,黄大年教师团队勇担科教兴国之重任,开创了各项事业新局面。
三、做法与成效
(一)提高站位、破解难题,做基层党建的示范者
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狠抓支部建设,引领保障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一是突出政治标准,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认真贯彻“双带头人”标准,选拔具备过硬政治素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强的党员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对支部书记和支委进行科学定岗定责,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工作任务落实落地。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力。制定和完善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党员教育管理等制度,并严格制度的执行,杜绝学习重形式、走过场,避免组织活动娱乐化、浅表化,确保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坚守政治道路。三是创新党建模式,激发组织活力。充分发挥数字媒体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尤其是当前的后疫情时代,灵活运用学习强国APP、易班平台、微信、QQ等网络资源,使学习方式信息化和多样化;积极创建红色阵地,打造党员活动室和党员学习文化长廊,实现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六有”标准,红色文化氛围浓郁,能较好满足党员活动需求;将党建工作与校情、校史、学科特点、专业特色相结合,通过与学科教研室、学生党支部等多部门多环节联合共建,开展丰富多彩、便于执行的专业特色实践活动,打造具有学科特点、专业特色的党建实践活动,加强党建工作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图1 黄大年教师团队党支部红色阵地建设
(二)打造特色、推出成效,拓展“党建+业务—三融合”工作体系
一是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部引领党员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教书育人的好老师。通过鼓励老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实施“老带新”策略,关心爱护青年同志成长;设立专业导师制,鼓励广大党员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和方向,对学生开展一对一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以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注重党员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将党员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和职称、评优评奖、年终绩效等挂钩,有效促进教师的自我修养,同时,使教师的思想和理念得到有效的管理。注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积极推进“五育并举”。深化拓展思政“三进课”教学活动,将思想政治有机融进课堂、融进课件、融进课题。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打造焕然一新的新时代思政课堂;坚持做接“地气”的教学。将人才培养与贵州特色深度融合。深度挖掘和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专业案例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图2 支部书记国旗下讲思政课 图3 习近平总书记给黄大 图4 乌当实习野外教学
年团队回信精神进课堂
通过党建引领推进教育教学软硬件建设,赋能人才培养。2022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普通地质学》获批省级一流课程“金课”建设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项目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近几年,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地质人才800余名,学生就业率、用人单位反馈好评率和研究生考取率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通过党支部推行“专业导师”指导策略,2022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研究生考取率达25%,创下全校之最和历史新高。
图5 师生获奖情况
二是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支部充分发挥支部书记“领头羊”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率先垂范,做科学研究的带头人。努力营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带领广大教师积极配合学院做好科学研究软、硬件建设。平台建设方面:2018年以来,先后获批贵州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贵州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人才基地、贵州省岩溶工程地质与隐伏矿产资源特色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2022年,由贵州师范大学作为依托单位,九州网页版黄大年教师团队成员作为主要参与人联合申报的“教育部喀斯特地区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立项;团队建设方面:在党支部引领下,聚焦新国发2号文件,紧密结合贵州实际,整合已有资源建立不同领域研究团队,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科研团队:“战略关键金属”团队,面对国家重大需求,对贵州钪、钛、锡、锂、稀土等研究,为关键矿产增储和绿色提取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岩溶碳汇”研究团队聚焦国家“双碳”重大目标,以省委改革办重大调研课题为契机,开展岩溶碳汇观测站建设,力争为国家“双碳”目标作出贡献;“红色岩溶”研究团队在武陵山区贵州段发现并命名了“红色岩溶”新岩溶亚类型,填补了中国在岩溶二级领域原创理论空白,研究成果得到了自然资源部专家的高度肯定。在这些研究团队先锋的带动下,老师们将个人发展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走出了一条极具贵州特色的科研报国之路。
科研成果:近年来,团队在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散金属矿产发现以及我省红色岩溶定义等方面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在行业内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获批国家级项目10余项,其中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各类研究经费逾1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部;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由团队主持完成的《贵州西部香炉山式铁矿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项目成果,在2021年8月被鉴定为国际领先;2022年8月,由团队成员组织申报的地学研学路线“奇峰化石抱清辉—贵州兴义三叠纪地质遗迹深时之旅”获批中国地质学会第二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
图6 部分科研成果展示
三是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支部引领团队立足黔中大地,开拓创新,做社会服务的实干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贴贵州实际需求,解决贵州实际问题,抓实大地论文,凸显团队对社会的贡献力。团队在矿产资源勘查、岩溶工程勘察、山地旅游等多方面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此外,老师们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为实现科技振兴乡村添动力。如我支部党员教师龙汉生同志驻守脱贫攻坚和乡村正振兴工作一线3年;我支部党员教师张敏、杨明星等同志以省委改革办重大调研课题为契机,与金沙县沙土镇政府以乡村振兴项目为依托实现校政联合共建金沙开展岩溶碳汇观测站,为实现科技振兴乡村添动力;红色岩溶研究团队为助推当地乡村旅途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等等。
图7 “红色岩溶”考察 图8 校政合作交流乡村振兴方案
图9 黄大年教师团队党支部“党建+业务—三融合”工作体系示意图